网上科普有关“求鄂教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或期末复习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求鄂教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或期末复习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1—6课)
一、填空题
1.我们在动物园或其他地方看到动物,只是自然界众多动物种类中(极少)的一部分
2.据统计,自然界中有(150)多万种动物
3.不同的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鱼生活在(水)中,骆驼善于在(沙漠)中行走,麻雀一般在(白天)活动,猫头鹰喜欢在(夜间)出来捕食
4.我知道猫平时最喜欢吃的食物是(鱼和老鼠)、狗喜欢吃(肉)类食品、鸡平时吃的最多的食物是(粮食)、兔偏爱的食物是(蔬菜)
5.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蛇是(爬行)、象是(行走)、鹰和蜜蜂是(飞翔)、鱼在(水里游动)、袋鼠是(跳跃)前进、蜗牛用肉足在地上(蠕动)前进、狗用四条腿(奔跑)
6.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防御本领,青蛙是(保护色)、竹节虫和尺蠖是(拟态)、黄鼬是(放臭屁)
7.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鱼、鸟、乌龟、蛇、青蛙等动物是用(卵)来繁殖;猫、狗、牛、马、兔等动物是(胎生)
8.菜青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鸡一生要经过(卵)、(幼鸡)、(成鸡)三个阶段)
9.狗尾草一生经历(发芽)、(幼苗)、(成苗)、(开花)、(结果)五个阶段
10.本单元学习我收获很大,小组同学给我评了( )颗星,老师给我评了( )颗星,家长给我评了( )颗星
二、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
1.喜欢吃竹子的动物是(C)
A孔雀 B金鱼 C大熊猫 D海豹
2.喜欢集体活动的动物是(D)
A虎 B大熊猫 C天鹅 D鹿
3.适合长途行走的动物是(B)
A蚂蚁 B马 C兔 D鱼
4.只吃草的动物是(A)
A牛 B猪 C狼 D鸡
5.只吃肉的动物是(D)
A鸵鸟 B青蛙 C狗 D虎
6.会飞的哺乳动物是(C)
A天鹅 B鸡 C蝙蝠 D猫
7.在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是(A)
A大鲵 B鲸 C金鱼 D海螺
8.用六条腿行走的动物是(D)
A蚯蚓 B蜘蛛 C蛇 D蚂蚁
9.用保护色做防御的动物是(B)
A鹿 B菜青虫 C海鸥 D鱼
10.下列动物属于胎生的动物是(A)
A猪 B鸡 C鸵鸟 D天鹅
11.一生只经历三个阶段的昆虫是(C)
A狗 B鸡 C蝗虫 D蛇
三、问答题
1.在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蚯蚓?
(在松软、肥沃、阴暗的土壤中容易找到蚯蚓)
2.青蛙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青蛙喜欢阴暗、有水的环境)
3.猪是什么食性的动物?
(猪是杂食性)
4.蚯蚓靠什么运动?
(蚯蚓靠刚毛在地上运动)
5.野兔靠什么保护自己?
(野兔靠奔跑来保护自己)
6.刺猬怎样御敌?
(刺猬靠身上的刺来防御敌人)
7.用产卵繁殖的动物中,凶猛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数量有什么不同?
(凶猛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好,不受地域限制,产卵数量较少;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差、地方较隐蔽,产卵数量较多)
8.从母鸡开始孵化到第一只小鸡出壳,需要多少天?
(大约需要21天)
9.说一说你知道的用胎生繁殖的动物的名称。(说出6种以上)
(略)
10.研究一下,蚂蚁在运动时六条足是怎样移动的?
(略)
四、实践技能题
1.认真观察课本P2-3各图介绍的动物,填写P3下的表格,熟悉各种你认识的动物的生活环境,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略)
2.在电脑上查阅资料,填写P4下的表格,参加“有趣的动物”展览。
(略)
3.观察并记录:猫、狗、鸡、兔、猪、羊等家养的动物平时吃的较多的食物有哪些?按食性可以把动物分成哪几类?
(第一问略,第二问可分成三类:肉食动物、草食动物、杂食动物)
4.把你知道的肉食动物、草食动物、杂食动物分别填入P6下表格中。
(略)
5.蜗牛没有腿,它是怎样运动的?
(蜗牛是靠腹足蠕动向前运动的)
6.老虎身上的花纹是不是保护色?
(是)
7.母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母鸡在孵卵前鸡冠发红,总是在下蛋的鸡窝附近逗留,并发出轻轻的叫声)
8.见课本P16右下图,苔藓、蕨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苔藓经历孢子——成藓两个阶段;蕨一生经历根发芽——幼苗——成蕨三个阶段,它们都没有开花结果的阶段)
9.说出你知道的5种动物的名字,看它们是用什么方式保护自己的?
(略)
10.观察课本P14——P16页上各图,认真填好P15和P16的表格
(略)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7——11课)
一、填空题
1.开花的植物都是由有(种子)的
2.柳树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茎)来繁殖
3.甘薯用(根)繁殖,马铃薯用(茎)繁殖
4.苗圃中有些植物的幼苗是用植物的(茎)繁殖出来的
5.直接把植物的茎插入土壤里进行繁殖的方法,叫做(扦插)
6.如果把一段植物的茎接到另一珠植物上进行繁殖,这样的繁殖方法叫做(嫁接)
7.将苗圃里培育的幼苗移栽到各地,可以(发展林业经济,绿化环境,美化家乡
8.为绿化祖国,国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9.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力)传播的,莲的种子是靠(水力)传播的
10.(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繁殖技术
11.(克隆)是一种生物繁殖的新技术,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
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括号内)
1.只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是(C)
A.红苕 B.杨树 C.水稻 D.韭菜
2.用地下茎繁殖的植物是(A)
A.莲藕 B.菠菜 C.萝卜 D.红薯
3.用地下根繁殖的植物是(B)
A.葡萄 B.红薯 C.菠菜 D.桃树
4.不能用嫁接的方法繁殖的植物是(D)
A.桃树 B.苹果 C.栗子 D.水稻
5.可以用叶子繁殖的植物是(A)
A.秋海棠 B.小麦 C.莲藕 D.马铃薯
6.靠动物传播种子的植物是(B)
A.蒲公英 B.葡萄 C.莲藕 D.杨树
7.靠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是(C)
A.萝卜 B.菠菜 C.柳树 D.韭菜
8.靠射传播种子的植物是(A)
A.凤仙花 B.芹菜 C.李子 D.小麦
9.既能用根又能用茎又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D)
A.芫荽 B.莲藕 C.韭菜 D.红薯
10.产量最高的水稻是()
A.晚稻 B.早稻 C.杂交 D.籼稻
三、问答题
1.苗圃里的幼苗都是由种子繁殖出来的妈?
(不都是,有种子繁殖的,有根繁殖的,还有茎和叶繁殖的)
2.月季花能用茎繁殖吗?
(能)
3.植物苗怎样移栽容易成活?
(带土移栽;幼苗不要太大;健康的幼苗)
4.如果在植树节时要开展一次植树活动,我们应该作好哪些准备?
(带上锹.铲;带上水桶;带上拉线.石灰;带上记录本;选择好地方.树苗等)
5.蒲公英的种子为什么能飞得那么远?
(蒲公英的种子很轻;种子上有很多绒毛)
6.苍耳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靠动物传播,它身上有许多小尖刺,可以挂在动物的身上)
7.克隆羊“多利”是哪一年诞生的?
(1997年英国科学家创造了克隆羊“多利”,开创了克隆新技术)
四、实践技能题
1.通过调查,说出五种以上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填课本P22下表)
(略)
2.认真做好课本P24图示的实验,说一说靠一接的步骤。
(略)
3.你家乡有没有成片的树林,说说栽的是什么树种,是怎样管理的
(略)
4.移栽较大的树苗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见课本P26上的小资料)
5.观察蒲公英的果实,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12——18课)
一、填空
1.一般水力发电站都修了 大坝用来拦截水,它的上游水位较高,下流水位较低。
2.水力发电站都装有水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转动就能产生电能。
3.葛洲坝水电站大坝顶高76米。
4.目前,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工业,煤有工业粮食之称,石油有工业血液之称。
5.汽油和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6.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石油是液体矿物,煤是固体矿物。
7.金属都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容易传热.容易延展。
二、判断题:
( )1.我国火电站比水电站要多得多。释:但是发电量不如水电站的发电量总和。现在我国上水电站的工程特别地多,能源逐渐缺乏后,有可能超过火电站的数量。
( )2.中国是能源大国,从来不用为能源问题发愁。
( )3.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所以浪费点没什么大不了。
( )4.我国水力资源丰富,多修水电站发电,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5.水力和风力的用途很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水力和风力的范围会更广。
( )6.风力发电机的巨大风轮总是对着风吹来的方向。
( )7.无论风从哪个方向括来,风力发电机的巨大的风轮总是向着一个方向转动。
( )8.煤是火力发电的主要资源。
( )9.我国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种十分齐全的国家。
1√ 2× 3× 4× 5√ 6√ 7√ 8√ 9×
三、选择题
1.下列( ②④ )是矿物。
①二氧化碳 ②磷矿 ③石油液化气 ④天然气
2.下列( ④ )活动不是利用水力工作的。
①放水调沙 ②淘米 ③曹冲称象 ④搓洗衣
3.(①②③④)活动是利用了风力。
①放风筝 ②帆船航行 ③风向标指风向 ④红旗飘飘
4.小风车必须对着(④)才能转动起来。
①东 ②南 ③前 ④风
5.埋藏在地下的煤是由(③)变成的。
①黑色岩石 ②焦碳 ③古代植物 ④黑土地
四、实验填空:(这道题与课文的教学目标有点距离,以后可能再改)
研究小水轮转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我们在把水快一点倒发现小水轮转动得快些。这个现象说明水的流量越大,水的力量越大,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2.我们把装水的杯子拿高些倒水,小水轮转动得快些。这个现象说明水位越高,水的冲击力越大,小水轮转得越快。
3.我们把冲击的水柱靠水轮转动轴近些时,小水轮转动较慢,冲击的水柱靠水轮转动轴远些时,小水轮转动较快。这个现象说明 水冲击小水轮的位置可以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
五、风力发电机组的相关设备及作用连接起来
风力(使发动机转动 )
增速器(加快风轮的转速)
发电机(转动产生电)
蓄电池(把电能储蓄起来)
电缆(把电输送给用户)
六、简答题
1.水力发电站是怎样发电的?(可参考课文P37页下面的说明文字)
答:水力发电站的水闸打开后,水通过隧道冲到坝底推动涡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
2.为什么水电站都要建高高的大坝?
答:因为修高高的大坝可以把水库的水位抬得很高,水位越高水的冲击力就越大,发电机的转速就越大,发的电量就越大,所以说修高高的大坝是为了多发电。 (另外修大坝还可以更好地防洪.灌溉.养殖.通航.外调。)
3.说出我国水电站的名称
龙滩水电站.金少江溪洛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二滩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
4.人们是怎样利用煤发电的?
答:人们用煤燃水,使水蒸气从喷嘴中喷出冲击发电机的叶轮,使发电机转动产生电。
七、问答题
近年来,我市城区许多居民和酒店都通了天然气管道,使用天然气十分方便。对于一些十分富有的人和单位来说,即使天天不停地燃天然气也出得起钱,他们使用天然气是否要注意节约?为什么?
答:他们也要注意节约使用天然气。因为天然气是一次性能源,用完了不能再生,而且我国的能源矿产并不丰富。如果我们浪费能源的话,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因为缺乏能源而失去家园,无法生存。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19——23课)
一、填空
1.燃烧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空气。
2.塑料制品要在自然界经过200-400年才能彻底分解。
3.空气.水.植物.动物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4.塑料制品不易分解,燃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因此提倡使用易降解的塑料制品。
5.由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白色污染。
6.一次性的生活用品虽然使用时方便,由于质量卫生不达标,使用时对人的健康有害,使用后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判断题
( )1.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 )2.塑料焚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恶英有剧毒,所以我们不要燃烧塑料。
( )3.为了不污染环境我们提倡使用一次性的生活用品。
( )4.多使用清洁能源也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 )5.垃圾焚烧发电是一项保护环境的新技术。
( )6.空中的悬浮物是衡量一个地方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准。
( )7.我们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子对环境没有污染,所以我们可以大量使用。
( )8.环境污染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所以我们不必对环境污染指责来指责去。
1√ 2√ 3× 4√ 5√ 6√ 7× 8×
三、选择题:
1.森林有(①②③④⑤⑥)作用
①制氧 ②净化空气,绿化环境 ③调节气候 ④吸收噪音 ⑤动物栖息 ⑥保持水土
2.下列(①②③④⑤)是污染环境的现象。
①烧烤 ②机动车辆的尾气 ③工厂排出的烟尘 ④农村焚烧各种农作物的秸杆 ⑤往河水中扔饮料瓶
3.日常生活产生的各种垃圾应该(③)才会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①及时清扫 ②倒到垃圾堆 ③分类处理 ④掩埋地下
4.下列(②③④⑥)是保护环境的正确行为。
①每餐少吃饭 ②节约用水 ③节约用电 ④拒绝使用一次筷子.碗 ⑤每天洗澡换衣 ⑥爱护树木
5.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是( ③ )的责任。
①人民政府 ②人民公仆 ③每一个人 ④环保局工作人员工
四、归纳填空
请在横线上填出前面所表达的污染途径的种类。
1.钢铁厂.炼油厂.农药厂.皮革厂等工厂排出的废水。属于 工业废水。
2.有毒农药和化肥被雨水冲刷后造成水体污染。属于 农业化学污染。
3.洗衣.洗菜.洗澡等排放废水。属于生活污水。
4.医院.养殖场.卫生间.屠宰场等地排放的污水,属于生物性污染
五、简答题
1.如何使空气中的灰尘尽可能的减少?
①我们生活的街道里,晴天要按时洒水,减少扬尘。
②大面积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③工厂排放设备处理废气,减少排放。
④利用好秸杆,禁止焚烧秸杆,产生大量烟尘。
⑤颗粒状的材料用罐装运输,减少建筑材料运输过程的“漏尘”。
⑥改进各种灶炉,使其减少烟尘排放,或换用清洁能源燃烧。
请大家留言补充:
2.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①不乱扔垃圾,做到垃圾分类存放,便于回收再利用。
②平时生活中,节约水.电.气.煤。
③尽量少用一次性产品,拒绝使用各种一次性的塑料制品,使用易降解的一次性用品。
④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爱护花草树木。
⑤多步行.骑行,少开车坐车,减少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七、分析题
1。关于一次性方便筷子消耗森林的数据,谈自己的想法。
①.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②.尽量少用一次性产品,拒绝使用各种一次性的塑料制品,使用易降解的一次性用品。
③.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④.向周围的人宣传一次性产品对环境的破坏,宣传环境保护的常识。
2.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
森林的生态价值远远高于他的市场价值,我们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迷惑了我们。我们不仅自己要做到不破坏森林资源,而且还要宣传保护森林的意义,让全社会都来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
3.2006年关于中国水域污染的简单报告。
从这则消息中我知道了我国的90%城市地表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水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破坏.
①我们应该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
②发现污染水的现象向当地的环境保护局报告,
③不向水域中扔垃圾,保护水域的清洁.
④向身边的人宣传我国水域污染的现状和保护水域的知识。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
第一单元沉和浮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科学概念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科学概念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科学概念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第4课造一艘小船
科学概念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5课浮力
科学概念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科学概念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下沉的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科学概念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科学概念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第1课热起来了
科学概念
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第2课给冷水加热
科学概念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第3课液体的热胀冷缩
科学概念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第4课空气的热胀冷缩
科学概念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膨胀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第5课金属热胀冷缩吗
科学概念
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
科学概念
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变较低的一端(物体);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第7课传热比赛
科学概念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第8课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科学概念
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第1课时间在流逝
科学概念
“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第2课太阳钟
科学概念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旧暑”与“丰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第3课用水测量时间
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第4课我的水钟
科学概念
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第5课机械摆钟
科学概念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第6课摆的研究
科学概念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第7课做一个摆钟
科学概念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第8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科学概念
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 *** 纵器联合工作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
科学概念
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第2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科学概念
‘旧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第3课证明地球在自转
科学概念
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
科学概念
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第5课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科学概念
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第6课地球在公转吗
科学概念
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
位置差异.
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科学概念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第8课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科学概念
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关于“求鄂教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或期末复习资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忆香]投稿,不代表电商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uogetu.com/cshi/202504-227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电商号的签约作者“忆香”!
希望本篇文章《求鄂教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或期末复习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电商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求鄂教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或期末复习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求鄂教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或期末复习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