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少儿百科常识1000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少儿百科常识1000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者 / 小C妈
分享0~3岁 育儿 知识和早教心得,都是干货。
--------------------------------
双11剁手正在进行时,C妈再给大家推荐一些我自己和小C都非常喜欢的绘本:)
之前推荐的书单戳这里:
1、买了几千册绘本,这是我私藏的0-3岁书单,都是经典
2、买了几千册绘本,这是我私藏的1-5岁书单,第二波推荐
3、买了几千册绘本,这是我私藏的0-5岁书单,第三波推荐
这些书单里的书,可以说都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也都非常经典,0-4岁都有,大家可以闭眼入。
这次C妈侧重推荐套装书哈,要挑单本的可以参考上面3次书单。
母鸡萝丝去散步
这是一本让孩子笑得前仰后合的书。
母鸡萝丝悠然自得地去散步了。兜了好大一个圈子,它又悠然自得地回来了。可这位乡下傻大姐完全不知道,它身后已经闹翻天了……
整本书除了萝丝归家的一页是单页之外,全部是对开跨页,横长的场景,带领孩子跟随萝丝女士在乡间小道上完成了一次死里逃生的散步。非常好玩的故事,推荐!
《爷爷一定有办法》
一册获奖无数的绘本:
加拿大露丝·史瓦兹儿童书奖
美国悉尼·泰勒奖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为孩子选择的300册》
入选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榜
约瑟从小就和爷爷有深厚的感情,他相信爷爷一定有办法把旧的东西变成新的东西。一块神奇的衣料,令故事高潮迭起、层层推进,在祥和宁静的气氛里,讲述了一个祖孙情深的温暖故事。画面下方的老鼠家庭更是增添了额外的阅读乐趣。
宫西达也·小卡车系列
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宫西达也不用我介绍了,日本超人气的绘本作家。 “小卡车系列”是宫西达也以交通工具为题材创作的绘本故事,如果你家有一个喜欢 汽车 的娃,这套书不要错过。
小红、小绿,每个小卡车都有自己的性格,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勤奋努力而且敢于正视自己的问题,积极乐观地解决问题,这种道理传递不是通过说教完成的,而是大家通过与书中小卡车的对话完成的。
乌鸦面包店
绘本大师加古里子40年心血之作,财商、数学启蒙绘本。
虽然是财商绘本,但却没有枯燥的知识,比如乌鸦面包店这本,就讲了因为要照顾小乌鸦,爸爸妈妈手忙脚乱总是烤糊面包,生意变得非常不好。有一天小乌鸦们吃着糊掉的面包,被其他小乌鸦看到,他们尝了特别爱吃,乌鸦一家就很勤奋的开发各种面包,最终让面包店生意火爆起来。
这些现代 社会 中的商业智慧就这样融入到了美味的故事中,孩子可以从中学到必需的生存知识和经济常识,非常棒的书。
小黑鱼和他的朋友们(全14册)
之前C妈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介绍李欧.李奥尼,具体请戳:
这位四次获凯迪克大奖的绘本大师,他的作品一定要给孩子看。
这套书共收录了 李欧.李奥尼 14本作品,如果之前没有买过的话,可以一次入。
关于爱、关于友情、关于自我发现与认同——耐人寻味的故事,优美生动的图画,发人深省的生命哲理。“如果绘本是我们这个时代一种新的视觉艺术,李欧李奥尼则是这种风格的大家。”——《纽约时报》
14只老鼠系列(全12册)
一套融合自然之美与亲情之爱的世界经典图画书,日本图画书大师岩村和朗的经典代表作,畅销20余年,总销量近1000万册。
这套书的画风我非常喜欢,美!有森林、河流、圆月、田野,好的绘本,就是可以让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体验到艺术+知识的双重享受。
另外,画面中隐藏了非常多的细节和线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细节、找寻和辨认。这是一套每次看都会有新发现的绘本。
我的第一套幼儿百科
德国的少儿科普书永远是最棒的!如果你家还在学龄前,并且没有买,不要错过!
这套书是德国经典少儿科普“什么是什么”低幼版,全球畅销1000万册,全书共18册,包括入园准备、安全 健康 、生活技能、好奇 探索 、学习成长、亲子出行6大方面。
书中画面全部是彩色手绘,一本一个主题,再现3-6岁幼儿好奇的成长故事,带领孩子认识有趣的世界。
不一样的卡梅拉
套装书怎么能少了卡梅拉!这套书怎么说呢,缺点就是字太多,一次让你读到断气!
这套书讲的是母鸡卡梅拉和她的儿女们的历险故事。卡梅拉家族里的每个人都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敢于幻想,更敢于去尝试别人不敢想的事情。书中充满了惊险的情节和法式的幽默。当然,也不乏那些捧着肚子哈哈大笑的段子。娃是真的爱啊!
《神奇校车大家族(全73册)》
神奇校车有很多个系列!如果你从来没有入过神奇校车,可以直接入这一整套,基本上小朋友的科普知识看这套就够了!如果已经有其中的系列了,可以单独买。
神奇校车系列是将奇特想象和抽象科学知识完美融合的科普读物,每册的信息量都非常丰富,情节惊险刺激,语言生动爆笑,对话童稚可爱。它知识清晰严谨,展示了一种新奇的、迷人的、另类的自然科学教育方式。每个看过神奇校车的孩子都说:我也想坐神奇校车!
万能工程师麦克
一共20册,《去工地看工程车》,《听麦克讲飞机》,《和麦克一起造小船》,一听题目就知道男娃肯定很爱。
这套瑞典的机械类科普书籍,涉及 汽车 、工程车、飞机、火车、船舶等机械的认知。主人公麦克先生了解许多机器知识,也懂得机器的发展 历史 ,他爱动脑、爱动手,遇到问题总能想到解决的方法。他渊博的知识、乐观的态度、超强的行动力,会给孩子树立一个万能好爸爸般的榜样,永远鼓励孩子勤于思考、乐于动手!
《让孩子爱上科学的趣味实验大百科》
这是一本让孩子乃至大人都爱不释手的超级科学实验百科书!实验的书我家买了超多,说到要推荐这个能进前五!
从可以立刻动手的简单实验,到做魔术、手工以及手工艺品、料理实验,有趣的科学实验和人体实验,对小动进行观察的实验,以及科学家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真正的实验,等等,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实验。
书中有大量科学实验以及科学家们进行发明的真正的实验介绍等。图书最后,还特别附有多张彩色制作样纸,即可使用,让孩子能更轻松地体验科学 游戏 的乐趣。
小C妈,本是学经济的文科女,却在当妈后热爱上了与 育儿 相关的一切,从此找到了人生的正确方向。一边带娃一边专研各类 育儿 知识,和您分享的全是 育儿 干货。
适合3—6的幼儿英语启蒙教材有哪些?
1. 关于宇宙的小知识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淮南子.原道训》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
它是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
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
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
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
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 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
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2. 有关宇宙的知识
宇宙概括 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
宇宙是多样又统一的;多样在物质表现状态的多样性;统一在于其物质性。 分层次的认识宇宙 从哲学的观点看。
人们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不过,对这个深奥的概念我们不打算做深入的探讨,还是留给哲学家们去研究。
我们不妨把眼光缩小一些,讲一讲利用我们现有的科学技术所能了解和观测的宇宙,人们把它称为“我们的宇宙”或“总星系”。 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是130亿光年。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从该星系发出,那么要经过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这130亿光年的距离便是我们今天(2009年)所知道的宇宙的范围。
再说得明确一些,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宇宙范围,或者说大小,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以130亿光年的距离为半径的球形空间。当然,地球并不真的是什么宇宙的中心,宇宙也未必是一个球体,只是限于我们目前的观测能力,我们只能了解到这一程度。
在这个以130亿光年为半径的球形空间里,目前已被人们发现和观测到的星系大约有1250亿个,而每个星系又拥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几百到几万亿颗。因此只要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你就不难了解到,在我们已经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多少星星。
地球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真如沧海一粟,渺小得微不足道。 一直以来, 天文学家和我们一样,想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
最近,美国的太空网报道,经过艰苦的计算工作,天文学家发现宇宙超乎寻常的大,其长度至少为1560亿光年。“这样一个有关宇宙大小的发现,显然是以‘宇宙是球形的,是有限无边的’为前提条件的。”
中国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员陈大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长期以来,宇宙学研究领域一直有这样一个争论,宇宙究竟是球形的、马鞍形的、还是平坦的。”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同杰说:“国际主流宇宙学普遍认为宇宙是平坦的,是无限的。”
那么,围绕宇宙的争论从何而来?理据何在?一种最为普遍的观点:在大爆炸之后,宇宙诞生了。“根据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大爆炸学说,我们的宇宙是大约137亿年前由一个非常小的点爆炸产生的,目前宇宙仍在膨胀。”
陈大明研究员说,“这一学说得到大量天文观测的证实。”这一学说认为,宇宙诞生初期,温度非常高,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开始降低,中子、质子、电子产生了。
此后,这些基本粒子就形成了各种元素,这些物质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这些团块又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行星,在个别的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能够认识宇宙的人类最终诞生了。宇宙是球形的、有限无边的?“认为宇宙是球形的观点在很长时间内存在着,尽管不是国际宇宙学界的主流。”
陈大明介绍说,“它的每一次提出,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就是因为这一观点很奇特。”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不久前,由美国数学家杰弗里·威克斯构建的宇宙模型:一个大小有限、形状如同足球的镜子迷宫。
“形如足球”的模型令科学界震惊,因为这一学说宣称,宇宙之所以令人产生无边无界的“错觉”,是因为这个有限空间通过“返转”效应无限重复映现自身。威克斯认为,人们之所以感觉宇宙是无限的,是因为宇宙就像一个镜子迷宫,光线传过来又传过去,让人们发生错觉,误以为宇宙在无限伸展。
这一惊人推断后来被《新科学家》杂志收录,同时作为一种“奇谈”在民间广为流传着。宇宙年龄定义 宇宙年龄(universe,age of)宇宙从某个特定时刻到现在的时间间隔。
对于某些宇宙模型,如牛顿宇宙模型、等级模型、稳恒态模型等,宇宙年龄没有意义。在通常的演化的宇宙模型里,宇宙年龄指宇宙标度因子为零起到现在时刻的时间间隔。
通常,哈勃年龄是宇宙年龄的上限,可以作为宇宙年龄的某种度量。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推算,宇宙年龄大约200亿年。
年龄推算 宇宙年龄为一百二十五亿年 宇宙的不断膨胀 科学家认为它起源为137亿年前之间的一次难以置信的大爆炸。这是一次不可想像的能量大爆炸,宇宙边缘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20亿年到150亿年的时间。
大爆炸散发的物质在太空中漂游,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巨大的星系就是由这些物质构成的,我们的太阳就是这无数恒星中的一颗。原本人们想象宇宙会因引力而不在膨胀,但是,科学家已发现宇宙中有一种 “暗能量”会产生一种斥力而加速宇宙的膨胀。
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是一种引力和斥力之争,爆炸产生的动力是一种斥力,它使宇宙中的天体不断远离;天体间又存在万有引力,它会阻止天体远离,甚至力图使其互相靠近。引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有关,因而大爆炸后宇宙的最终归宿是不断膨胀,还是最终会停止膨胀并反过来收缩变小,这完全取决于宇宙中物质密度的大小。
理论上存在某种临界密度。如果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小于临界密度,宇宙就会一直膨胀下去,称为开宇宙;要是物质的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密度,膨胀过程迟早会停下来,并随之出现收缩,称为闭宇宙。
3. 有关太空的小常识,介绍太空的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太空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平流层(10~40千米)、中间层(40~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37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370千米以上).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最高限度.某些高空火箭可进入中间层.人造卫星的最低轨道在热成层内,其空气密度为地球表面的1%.在1.6万千米高度空气继续存在,甚至在10万千米高度仍有空气粒子.从严格的科学观点来说,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逐渐融合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指出,目前还不可能提出确切和持久的科学标准来划分外层空间和空气空间的界限.近年来,趋向于以人造卫星离地面的最低高度(100~110)千米为外层空间的最低界限.。
4. 关于宇宙的知识
宇宙知识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 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 拱形的。
公元前 7 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 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 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
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 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 7 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 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
公元前 6 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 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 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 1519~1522 年,葡萄 牙的 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 ,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 实。
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 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二、宇宙的层次结构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 *** 有九大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 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目前只有极少数科学家同意开除它,降为矮行 星) 。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 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 26 颗。
行星 小行星 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 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其直径约 140 万千米,最 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约 14 万千米。
太阳系的大小约 120 亿千米 (以冥王星作边界) 。 有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
2500 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 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在一 个扁球状的空间内,从侧面看很像一个“铁饼”,正面看去?则呈旋涡状。
银河系的 直径约 10 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 3 万光年。银河系外 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
现已观测到大约有 10 亿 个。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
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
包括银河系在内约 40 个星 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 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
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 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
本星 系群和其附近的约 50 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目前天文观测范 围已经扩展到 200 亿光年的广阔空间,它称为总星系。
三、宇宙的起源 热大爆炸宇宙模型描绘了我们的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史: 我们的宇宙起源于 200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当时温度极高、密度极大。随着宇宙的膨胀,它经历了从 热到冷、从密到稀、从辐射为主时期到物质为主时期的演变过程,直至 10~20 亿 年前,才进入大规模形成星系的阶段,此后逐渐形成了我们当今看到的宇宙。
四、关于外太空的小知识 1、宇宙中有超过 1000 亿个星系。最大的星系有将近 4000 亿星体,我们所 在的星系——银行系可以确定有 1000 亿星球,如果你要数星星,单单银河系的, 一秒数一个,你也要花上 3000 年才数完; 2、“日”是太阳系里面最大块头的,它大约占据太阳系的总质量的 98%(130 万个地球都可以塞到太阳里面,太阳的表面温度有 6000℃,而内部温度则高达 15,000,000℃) ; 3、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同时也是自转最快的行星,在木星上一天只 有 9 小时 55 分钟; 4、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行星,同时还是太阳系中最明亮的星体,它的密 度低到可以在水上漂浮; 5、在象太空一样的真空中, 两个干净、平坦表面的同类金属会立即瞬间黏附, 只需要将它们轻轻合在一起(这就是冷焊接,或者说接触焊); 6、宇航员在太空不会打嗝(因为重力过低,胃部气体不会从液体中分离,因 此打嗝是不可能的); 7、在外太空,飘逸的液体都会变成球状(这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以及低重 力); 8、太空中,你怎么叫都没人听到(因为没有空气传递你惨叫的声波)。
5. 收集五条简单的太空小知识
太空是高寒的环境,平均温度为零下270.3℃. 在太空中,各种天体也向外辐射电磁波,许多天体还向外辐射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线.如太阳有太阳电磁辐射,太阳宇宙线辐射和太阳风,太阳宇宙线辐射是太阳在发生耀斑爆发时向外发射的高能粒子,而太阳风则是由日冕吹出的高能等离子体流. 许多天体都有磁场,磁场俘获上述高能带电粒子,形成辐射很强的辐射带,如在地球的上空,就有内外两个辐射带.由此可见,太空还是一个强辐射环境. 太空还是一个高真空,微重力环境.重力仅为百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g (g-重力加速度) ,而人在地面上感受到的重力是1g.所以 *** 太空服人类无法在太空生存。
6. 关于宇宙的一些知识
宇宙 universe;co *** os 宇宙的诞生 我们现在观察到的宇宙,其边界大约有100多亿光年。
它由众多的星系所组成。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而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恒星。
我们所观察到恒星、行星、慧星、星系等是怎么产生的呢? 宇宙学说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在其孕育的初期,集中于一个很小、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奇点。在150亿年到200亿年前,奇点发生大爆炸,从此开始了我们所在的宇宙的诞生史。
宇宙原始大爆炸后0.01秒,宇宙的温度大约为1000亿度。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电子、光子、中微子。
以后,物质迅速扩散,温度迅速降低。大爆炸后1秒钟,下降到100亿度。
大爆炸后14秒,温度约30亿度。35秒后,为3亿度,化学元素开始形成。
温度不断下降,原子不断形成。宇宙间弥漫着气体云。
他们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恒星系统,恒星系统又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为今天的宇宙。 物质现象的总和。
广义上指无限多样、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狭义上指一定时代观测所及的最大天体系统。后者往往称作可观测宇宙、我们的宇宙,现在相当于天文学中的“总星系”。
2003年2月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向全世界公布他们有关宇宙年龄的研究成果。根据其公布的资料显示,宇宙年龄应该为137亿岁。
2003年11月份,国际天体物理学研究小组宣称,宇宙的确切年龄应该是141亿岁。地球的形成大约是距今45亿年。
词源考察 在中国古籍中最早使用宇宙这个词的是《庄子·齐物论》。“宇”的含义包括各个方向,如东西南北的一切地点。
“宙”包括过去、现在、白天、黑夜,即一切不同的具体时间。战国末期的尸佼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后来“宇宙”一词便被用来指整个客观实在世界。
与宇宙相当的概念有“天地”、“乾坤”、“六合”等,但这些概念仅指宇宙的空间方面。《管子》的“宙合”一词,“宙”指时间,“合”(即“六合”)指空间,与“宇宙”概念最接近。
在西方,宇宙这个词在英语中叫co *** os,在俄语中叫кocMoc ,在德语中叫ko *** os ,在法语中叫co *** os。它们都源自希腊语的κoσμoζ,古希腊人认为宇宙的创生乃是从浑沌中产生出秩序来,κoσμoζ其原意就是秩序。
但在英语中更经常用来表示“宇宙”的词是universe。此词与universitas有关。
在中世纪,人们把沿着同一方向朝同一目标共同行动的一群人称为universitas。在最广泛的意义上,universitas 又指一切现成的东西所构成的统一整体,那就是universe,即宇宙。
universe和co *** os常常表示相同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的是物质现象的总和,而后者则强调整体宇宙的结构或构造。 宇宙观念的发展 宇宙结构观念的发展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了幼稚的推测。
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
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
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 ,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实。 公元2世纪,C.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
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为了说明行星视运动的不均匀性,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
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
1609年,J.开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年,G.伽利略则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用大量观测事实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1687年,I.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因,使日心说有了牢固的力学基础。
在这以后,人们逐渐建立起了科学的太阳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图像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
1584年,G.布鲁诺大胆取消了这层恒星天,认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18世纪上半叶,由于E.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J.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
18世纪中叶,T.赖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测说,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F.W.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
7. 关于宇宙的知识
宇宙知识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 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 拱形的。公元前 7 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 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 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 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 7 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 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 6 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 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 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 1519~1522 年,葡萄 牙的 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 ,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 实。 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 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二、宇宙的层次结构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 *** 有九大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 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目前只有极少数科学家同意开除它,降为矮行 星) 。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 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 26 颗。行星 小行星 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 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其直径约 140 万千米,最 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约 14 万千米。 太阳系的大小约 120 亿千米 (以冥王星作边界) 。 有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2500 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 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在一 个扁球状的空间内,从侧面看很像一个“铁饼”,正面看去?则呈旋涡状。银河系的 直径约 10 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 3 万光年。银河系外 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现已观测到大约有 10 亿 个。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 40 个星 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 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 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本星 系群和其附近的约 50 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目前天文观测范 围已经扩展到 200 亿光年的广阔空间,它称为总星系。
三、宇宙的起源 热大爆炸宇宙模型描绘了我们的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史: 我们的宇宙起源于 200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当时温度极高、密度极大。随着宇宙的膨胀,它经历了从 热到冷、从密到稀、从辐射为主时期到物质为主时期的演变过程,直至 10~20 亿 年前,才进入大规模形成星系的阶段,此后逐渐形成了我们当今看到的宇宙。
四、关于外太空的小知识
1、宇宙中有超过 1000 亿个星系。最大的星系有将近 4000 亿星体,我们所 在的星系——银行系可以确定有 1000 亿星球,如果你要数星星,单单银河系的, 一秒数一个,你也要花上 3000 年才数完;
2、“日”是太阳系里面最大块头的,它大约占据太阳系的总质量的 98%(130 万个地球都可以塞到太阳里面,太阳的表面温度有 6000℃,而内部温度则高达 15,000,000℃) ;
3、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同时也是自转最快的行星,在木星上一天只 有 9 小时 55 分钟; 4、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行星,同时还是太阳系中最明亮的星体,它的密 度低到可以在水上漂浮;
5、在象太空一样的真空中, 两个干净、平坦表面的同类金属会立即瞬间黏附, 只需要将它们轻轻合在一起(这就是冷焊接,或者说接触焊);
6、宇航员在太空不会打嗝(因为重力过低,胃部气体不会从液体中分离,因 此打嗝是不可能的);
7、在外太空,飘逸的液体都会变成球状(这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以及低重 力);
8、太空中,你怎么叫都没人听到(因为没有空气传递你惨叫的声波)。
适合3—6的幼儿英语启蒙教材有:
1、《国家地理儿童百科》
外研社从美国引进的一套书籍,分为入门级、提高级和流利级,适合4-16岁的儿童。如果是父母给孩子读,年龄较小的孩子也喜欢看和听。这套书籍涵盖了物理、地球、太空、生命、工艺、技术、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可以让孩子各个领域的知识和词汇。
2、《RAZ》
美国学生的分级读物,全称Reading A-Z,包括Level aa-Z共29个等级,3000多本虚构和非虚构教材,仍在不断更新,适合3-12岁的儿童。
这套书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常识、天文、地理、历史、童话、人文、动植物等。是一套综合性的分级读物。这套术是以学习为目的的,因此图画和字体相对简单,可能没那么吸引孩子,但是一旦阅读起来收获就会很大。
3、《牛津阅读树》
全称Oxford Reading Tree,简称ORT,由英国教育家RoderickHunt和多位儿童语言教育专家,花了30多年的时间打造的。在英国,超过80%的小学将其作为英语分级读物和母语学习资料。
牛津阅读树分为16个等级,1-9个等级是牛津阅读树的核心部分,都是贴近生活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围绕着英国的一个家庭展开,爸爸妈妈,三个孩子和一只狗,读起来很轻松。10-16阶,称为TreeTops,是高级阅读,等孩子能独立阅读后再使用,2-6岁的孩子达不到这个能力。
4、《安妮花磨出宝宝英语耳朵》
这套书主要是有节奏的儿歌和童谣,很适合孩子听,无论是学中文或者学英文,都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这套书分为6个层次,1-4个层次包括60首英文儿歌,5-6个层次包括160首韵律诗歌,让孩子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提高听力水平。
5、《悠游阅读成长计划》
外研社专门为中国儿童设计的少儿英语启蒙读物,由近百名欧美作者共同创作,是中国原创英语分级读物。从一级到三级共180本书,适合3-12岁阅读。故事轻松有趣,画风可爱多样,让孩子可以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自然习得1000个听力词汇。
主题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数字、食物、动植物、颜色、人与自然、家庭生活、科普知识、服装、天气、情绪、感官、身体部位、游戏与休闲、交通方式、社区、家具与家居、合作与交流、学校生活等。
关于“少儿百科常识1000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汰笑洒]投稿,不代表电商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uogetu.com/cshi/202502-404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电商号的签约作者“汰笑洒”!
希望本篇文章《少儿百科常识1000题》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电商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少儿百科常识1000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少儿百科常识1000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