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肾脏病健康科普主题2000”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肾脏病健康科普主题2000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几乎所有的肾病患者都被提醒过“不能吃豆制品”,或者受观念影响,认为在患病期间吃了豆制品容易加重病情,因而完全忌口。
那么,豆制品真的是肾病患者的饮食“黑名单”吗?如果一不小心食用,该怎么办?今天P教授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真相。
“肾病患者不能吃豆制品”的观点认为,豆类中的蛋白质在被人体消化吸收之后,产生代谢物在中含有较多氮,而氮代谢废物是诱发尿毒症毒素的主要物质,在人体内堆积之后会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认为慢性肾病患者不能吃豆类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但近年来,这种观点被逐渐推翻。
豆类产品,最常见的有黑豆、黄豆以及赤小豆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曾经做过相关研究,研究中采用黑大豆、黄芪等制作成药物治疗慢性肾病,最终结果也证实该药物可以降低患者身体内的尿蛋白,可以升高血白蛋白,对慢性肾病综合征当中的低蛋白血症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另外,2012年出版的《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学》也曾指出, 肾病患者适量摄入大豆蛋白可以减少尿蛋白,同时还可改善肾小管间质损伤 ;2016年出版的《theKidney》也在多个章节当中就阐述了大豆蛋白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明确了肾病患者可以吃豆制品,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即“怎么吃”和“吃多少”。
“怎么吃”,也就是说对于豆制品的选择,我们要慎重。
慢性肾病患者可以食用大豆类,主要包括 黄豆、青豆以及黑豆。 这类大豆中含有的蛋白质都是优质蛋白质,尤其是赖氨酸这种物质在大豆中含量比较高。
而对于红豆、绿豆、赤小豆这种杂豆类,最好避免食用,因为杂豆类的蛋白质属于非优质蛋白,而且钾、磷、嘌呤含量高,对于肾病患者来说,更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导致高钙血症、高磷血症等。
另外,我们所说的大豆制品主要包括两种,分为非发酵豆制品跟发酵豆制品,前者包括豆腐、豆浆、豆腐丝以及豆腐脑等;后者包括腐乳、豆豉以及豆瓣酱中,在 发酵豆制品中钠元素含量较高,因此这类食物慢性肾病患者要禁止食用。
“吃多少”主要看蛋白的摄入量, 肾病患者每天的摄入量建议保持在7g左右。 这里举个例子给大家换算一下:
25g大豆中约含7g蛋白,换算成豆制品大约为:1.5两老豆腐;3两嫩豆腐;400ml豆浆;300ml豆奶;1两豆腐干;15g腐竹(注:50g=1两;1两豆腐有巴掌大)。
但具体摄入量因人而异,肾功能正常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食用方案会不一样,建议大家还是咨询医生,综合自己的情况再制订饮食方案。
慢性肾病患者并非不能摄入蛋白,但是最好先咨询医生建议,如果存在肾功能不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肌酐水平制定不同的低蛋白摄入方案。
《黄帝内经》里头就讲“咸者,脉弦也”、“咸入肾”,“盐化水”,通俗讲就是摄入食盐量不当,会导致血压、尿蛋白等存在异常,会影响肾功能,因此慢性肾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如果不存在水肿,且病情较为稳定, 每天摄入食盐不得超过4克 ;如果存在水肿、高血压症状,每天食盐摄入不到超过3克;如果已经发展到高度水肿,每天钠盐摄入要控制在0.5克以内。
肾病患者要限制食盐摄入,主要是避免钠离子对肾脏的伤害,因此包括食盐在内还需要避免含钠调味剂、营养添加剂以及相关保健品。
水进入人体需要经过肾脏代谢,如果摄入水太多,一方面会加重肾脏负担,另一方面水分无法及时排出去,会出现水肿,因此 存在水肿患者每日饮水量不得超过一千毫升。
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可以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同时还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会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因此肥肉、动物内脏等一定要避免。
慢性肾病患者是可以摄入豆类产品的,但是一定要有针对性,最好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且控制摄入量,必要还需咨询医生建议。 #清风计划## 健康 科普大赛##谣零零计划#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 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 恶心、呕吐是消化功能失调的表现,我在门诊临床中发现好多例患者以恶心、呕吐作为主要症状来看病,而最后诊断却是慢性肾衰竭。通常如果患者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出现严重水肿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这时候医生一般不会误诊患者。但当慢性肾衰竭时,患者并没有其他明显的肾脏疾病表现,而仅以恶心、呕吐来看病时,则很容易出现误诊情况。我曾在《广州日报》 上专门就此问题撰文,希望广大病友及内科医生注意。肾脏病出现恶心、呕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1 )肾病综合征:由于丢失大量蛋白,形成低蛋白血症,不仅患者肢体出现水肿,而且胃肠道亦呈现水肿,消化系功能失调,临床表现可见恶心、呕吐及腹泻。中医学认为湿浊中阻,胃失和降。一旦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尿量增加,则胃肠道水肿得以缓解,恶心诸症,随之减轻。 ( 2 )低钠血症:肾脏病时各种原因可引起血清钠低于130mmd / L ,如:① 水在体内储留或过量输液而致稀释性低钠血症;② 长期忌盐;③ 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钠转移到细胞内;④ 某些间质性肾脏病、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减少,钠由尿排出增多;⑤ 长期不恰当应用利尿剂等。低钠血症时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 ( 3 )代谢性酸中毒:慢性肾衰患者由于酸性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遂蓄积体内形成代谢性酸中毒。通过检测血pH 值以及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即可得知酸中毒的程度。严重酸中毒时患者可出现叹息样呼吸、恶心及呕吐等。 ( 4 )肾炎肾病应用环磷酞胺治疗后,患者常现恶心,呕吐,这是药物刺激胃肠道及损害肝脏功能引起的,从用药史及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可作出正确的判断。停用环磷酞胺后,肝功渐渐恢复,恶心呕吐亦会消失。 ( 5 )慢性肾衰:尿素在胃肠道被细菌的尿素酶分解为氨后,刺激胃肠道勃膜产生炎症或溃疡;尿毒症毒素特别是中分子物质影响细胞代谢;导致细胞水肿,肾功能减退影响胃泌素的排泄和失活,形成高胃泌素低胃酸等情况,均可导致消化功能失调,出现恶心呕吐。通过临床观察,消化系统症状的轻重,与肾功能下降的程度及尿素氮数值的高低,基本是一致的。中医学认为这是关格病的上格现象,其病机是因肾气衰惫,气化无权,二便失司,遂致浊邪内停,上干脾胃,胃失和降。临床可根据贫血、血肌醉升高、血尿素氮升高、高磷低钙等指标得知是慢性肾衰竭。但是即使是慢性肾衰出现的恶心呕吐也不必过分紧张,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时也是可以缓解的。基于上述情况,可见多种因素均能引起恶心呕吐,临床医生和患者应根据全面情况进行判断,然后再审因治疗,不可一概而论,盲目地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来源:浙江省医学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于“肾脏病健康科普主题2000”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灵之]投稿,不代表电商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uogetu.com/cshi/202502-468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电商号的签约作者“灵之”!
希望本篇文章《肾脏病健康科普主题2000》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电商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肾脏病健康科普主题2000”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肾脏病健康科普主题2000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